邹韵,赢得唯一一次超越98分的高分,9年的底气成就了走运
邹韵夺冠!
2月2日,央视《主持人大赛》落下帷幕,继前一晚蔡紫获得文艺类主持人冠军之后,邹韵获得新闻类主持人冠军。
在这个被称为神仙打架的比赛中,邹韵被成为“神仙中的神仙”,甚至被叫做“董卿第二”。
在这个美女云集的现场,邹韵不是在人群中一眼望去就让人过目不忘的女子,可她一开口,淡定从容,娓娓道来,从不刻意煽情,却能把平凡的事情说到你的心坎里。
我们对邹韵的评价是稳,无论抽到什么题目,第几个上场,她都镇定自落,保持应有的水准。
不要小看“稳”字,比起一夜爆红,逆袭,黑马这些字样,想要持续地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背后没有一点本事,很难做到。
在邹韵身上,你能看到优秀人的“职业素养”。
敢想敢做,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一场比赛,有评委问邹韵:“为什么想来参加主持人大赛?”
邹韵说:“我想看看自己能够走多远,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于是,她就来了。
有些人抱怨没有机会,可机会来了又不敢抓住。
这让我想起了《如懿传》的容嬷嬷,刚出场时她作为宫女被分配到各宫当差,有钱打点就去好地方,没钱就去偏远的地方,容嬷嬷不服,当众质问管事的太监。
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忍气吞声,这股与常人不同的正义,让如懿相中她。
抓住机会,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过分自谦,也不要过分担忧,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是宝贵的经验。
在职场上,我们需要有勇有谋的人,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傀儡。
听话懂事是基础,但也要有自己的想法。
毕竟听话懂事是最底层的技能,而想要有更好发展,获得升迁机会,你需要“被看见”。
怎么样“被看见”?等着领导在百忙之中看你一眼,如同后宫娘娘等待皇帝翻牌一样,过于被动,只有主动出击,向人展示你的能力,别人才会注意到你。
人生的主动权在你手上,你有什么梦想,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你主动争取。
02.不要小看基本功,它成就了专业
邹韵的稳,是因为她对新闻的敏感度超出其他人。
那你有想过这个敏感度从哪里来吗?
正如她自己说的:“9年的记者生涯,我的报道是一条一条跑出来,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编出来,一场直播一场直播完成出来的。”
2012年10月,美国遭遇飓风灾害,现场断水、断电、信号随时中断。邹韵深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冒着高空坠物、核电站警戒状态的风险,与直播间内的康辉进行直播连线。
5分钟的时间,她详尽而清晰地把事情还原、受灾情况说明、市政信息介绍和安全提示,用最快的速度告诉观众当地中国公民的安全情况。
为做好新中国70周年直播大会,邹韵和同事凌晨抵达天安门广场确定位置、检查设备、梳理流程,准备就绪后,在工作区的角落里户外休息,正式直播当天,她以饱满的状态完成直播,向世界展现这盛世繁华,展现中国媒体人的专业风采。
随时跟着热点奔波、每日搜集大量资料、长期出差与家人分离,在恶劣环境和陌生土地播新闻。如同邹韵所说:“记者总是跑在新闻的现场,把重要的新闻传递给观众,在高压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做新闻。”
我们只看到主播台前的主持人,却往往忽略奔跑在新闻最前线的记者。
记者是成为优秀主持人最扎实、最稳妥的路径。
这9年的记者生涯,让她有了底气,才能在高手如云的比赛场上,始终保持专业水准。
邹韵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算一步,虽然会经历波折,经历风霜,但这些都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03.所谓的独特,就是发挥自己的优势
邹韵不是科班主持人,站在台上也不是特别亮眼的人,可是她一开口就能让你听得进去。
董卿也不止一次对邹韵说:“很有国际化视野,而你能把国际跟中国味相结合讲述中国故事。”
在比赛现场,邹韵始终发挥自己优势,选题还有表达都离不开“国际”,很有自己的台风,有了台风,也就有了个性。
如今这个社会,我们都在追求个性,可是如何追寻个性呢?
模仿永远都不会有个性,你只有找到自己的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
在今年罗振宇举办的知识春晚的舞台上,徐亚力是一名电力工程师,俗称“电工”,一个小小的女娃,做电工没有任何优势,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她感觉这份工作毫无意义,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但她有一个技能,会画画。她想能不能把画画这个技能搬到电工上来,于是她就把电工安全手册,画成一幅幅漫画,原本这本安全手册充满了专业知识,生涩难懂,而现在变成画,大家反而愿意看,更容易传播,这项画画技能也让她在职场上获得认可。
美国有个著名的漫画家叫做斯科特·亚当斯,他有一个有趣的理论,如果你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你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把你的技能练到全世界顶尖水平,成为前2%;第二个办法,你可以同时拥有两个技能,成为前25%并且把他们结合起来。
邹韵、徐亚力就选择了第二种。
一个人的发展,要有属于自己的护城河,你的护城河越深,越不会被人替代。
“我叫邹韵,谐音走运”。
这是她参加主持人大赛自我介绍的开场白。
回看邹韵的职业道路,充满了艰辛和坎坷,可她始终不抱怨,始终往前走。
在一次采访中,有人问邹韵:“参加主持人大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她说:“让自己更珍惜这些年作为记者的经历。因此,人的每一次经历和努力都会让你变成更好的、更有阅历的和更有见地的人。”
在外人眼里,她凭借主持人大赛一夜成名,可实际上,她用9年的时间,才有了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她。
这个世界从没有一夜成名,有的只有百炼成钢。
泰戈尔说:“你今天受到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你熬过的时光,将是成就坚持的你。
才华是最好的滤镜。
邹韵,赢得唯一一次超越98分的高分,9年的底气成就了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