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神童"何碧玉:14岁考入清华,毕业后留美不愿回国,现状如何
为了给您带来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麻烦您在阅读此文前,点击"关 注"互动!
您的"点 赞、关 注"是对小编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引言
2000年,何碧玉考上清华大学的生物专业,此时的她还是个14岁的孩子。
这样开了挂的人生自然让她和家人们收获了诸多赞誉和艳羡。
可谁又能想到在何碧玉接受公费留学后,不仅选择留在美国,还放狠话表示就算流落街头也不会回国。
她的态度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如今她的生活又过得怎样了呢?
一鸣惊人
1985年12月份,何碧玉出生。
她的家境很不错,父母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是石油局的工程师,对于女儿的培养也十分上心。
因为父母的工作比较特殊,常常出差在外,无法像其他孩子的家长一样,每天为女儿准备好一日三餐、接送女儿上学。
这也让何碧玉很早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做起事情也十分有计划,在她的父母看来,乖巧聪慧的女儿是个非常省心的孩子。
都说虎父无犬子,大家都明白,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必然会成为人中龙凤,但何碧玉的显然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她很聪明,聪明到连经验丰富的老师都察觉出了她的不同寻常。
不管是怎样的知识内容,何碧玉总是听一遍就会了,新学期伊始,其他学生还在习惯新学年的课程进度时,何碧玉就已经飞快的通读了课本,学完了整本书。
更让老师们感到惊喜的是,何碧玉学习新知识的速度的确快,但她的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一直牢牢霸占着年级第一名的宝座。
老师们也明白,正常的教学进度对于何碧玉来说就是浪费时间,但为了何碧玉提高班级的教学进度更加不可能。
老师们清楚何碧玉的天赋和能力,为了不浪费她聪明的脑袋,便在与何碧玉的父母商量后,建议何碧玉的家长可以将女儿送到一中的少年班学习,这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快班”。
因为在这个超长班里的学生,大多是像何碧玉这样学得比老师们教得还要快的天才学生们,是来自各个学校万里挑一的神童,在这样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氛围里,普通学生只会像“听天书”一样感到无所适从,但对何碧玉这样的学生来说,如鱼得水。
在少年班的日子里,何碧玉才真正感到了一些学习的压力。仅仅四年时间,何碧玉就已经学完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
1998年的时候,何碧玉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了高中阶段的奥数比赛第一名。
2000年上半年,才14岁的何碧玉就已经在为高考做准备了,同龄人还在初中点灯熬油地为考重点高中做努力,何碧玉就已经在研究哪所大学更适合自己了。
对于女儿参加高考这件事,何碧玉的父母同样觉得不可思议,但看着女儿眼中的自信,他们还是选择了支持何碧玉的决定。
在父母看来,如果成绩确实理想,那自然是个天大的好事;但如果考试失利,也没什么意外,毕竟女儿只有14岁,就当一次勇敢的尝试就可以了。
但结果再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14岁的何碧玉,在高考大省河南省的一众考生中杀出重围,一举获得了高考理科状元的桂冠。
留学海外
理科高考状元居然是个只有14岁的小姑娘,以750分的满分成绩位居第一名,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咂舌呢?
以往新闻中的神童们,大多是偏科天才,在某些科目,比如数学、物理等科目中接近满分,却在语文、英语等科目中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某某神童奥数比赛第一名,但语文作文却是最让他感到头疼的部分。
但何碧玉却是个例外,满分的成绩代表着她全科上的优秀,这样一份毫无瑕疵的成绩单,自然也引来了许多名校的青睐。
但何碧玉早就选中了清华大学,而她想要就读的专业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生物相关专业。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清华同样表现了自己的诚意,不仅为何碧玉提供了丰厚的奖学金,还考虑到何碧玉年纪确实很小,学校方面还将会对她的生活方面有一定的关照。
4年的大学时光,何碧玉也没有浪费,她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并进入了易忠实验室,做出了相当有分量的试验成果,大二那年,何碧玉凭借着优秀的成就获得了周慧琪学术优秀奖学金,而这份奖金代表了全国最高的学术成绩奖。
何碧玉在大学期间同样风生水起,在实验室的认真和钻研,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总结,这让人无法想象她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
大学毕业后,何碧玉作为学术天才,自然想要在生物领域深耕一番,而她的目标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
何碧玉看得很清楚,美国在生物科技领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对于想要在生物方面做出一番成绩的何碧玉来说是相当大的诱惑。
何碧玉的父母内心十分不舍,他们在女儿童年时期给的陪伴就不多,在女儿考上了大学后,一家人更是聚少离多,此次前往美国,等下次相见的时候或许又要以“年”为单位了。
但何碧玉一直是个非常有个人想法的孩子,父母也只能为她收拾行囊,再三叮嘱女儿学成后报效祖国。
何碧玉的海外求学之路同样顺遂,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宁可流落街头
2009年,何碧玉就已经完成了博士的论文工作,此时的她只有23岁,正是普通人大学刚毕业的年纪。
第二年,何碧玉以博士后的身份进入华盛顿大学研究所工作,并在五年后以独立研究员的身份成为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成员。
而何碧玉在这期间从未回过家,父母多次打来电话也都被她推脱了过去,即使父母再三表示希望女儿能回国效力,何碧玉也只是胡乱敷衍几句便匆匆挂了电话。
最后,就连当时清华的导师也打来电话,希望何碧玉可以考虑回国任教,将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也被何碧玉直接拒绝了。
或许是厌烦了父母的论调,何碧玉最后向父母直接表示,就算在美国流落街头,自己也绝对不会回国的。
这样的回答自然让父母伤透了心,在父母看来,如果不是清华破例招生、对她额外观关照,女儿不可能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上如此顺风顺水。
但何碧玉一直都是个有主见的人,他们心知不可能劝动何碧玉了,又怕和女儿的关系彻底搞僵,也只能作罢。
如今的何碧玉在美国大学任教,几乎每年都会有超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布,对于生物神经研究领域有着相当大的价值和意义,对于这样的人才,她得到的福利和待遇可想而知。
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何碧玉虽态度坚定表示绝不回国,但却并未放弃中国国籍而加入美国国籍。
种好梧桐枝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何碧玉,也询问过为何何碧玉会选择留在美国,何碧玉则表示:“在中国搞科研环境复杂,会受到干扰,还是在美国更好一点”。
何碧玉这样的回答不算稀奇,我们经常会听到在科研行业卓有建树的学者们表示,是受到了国外的设备、器械更先进;行业知识理念更前沿;研究环境更好等等因素影响,才会选择留在海外。
而留学生不回国的问题,由来已久,也并非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从上世纪70、80年代到世纪末,我国留学生的回归率仅有33%,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回归数据为60%左右才算是一个合理且优秀的数值。
近两倍的回归人数差异,背后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崇洋媚外”亦或者是“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能够一概而论的,其中的深层原因同样值得思考。
有人说,是因为国内的一些单位里,岗位任用制度不够合理,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处于按资排辈的环境中,相对来说规矩繁多,且有失公允,自然无法吸引到有才华的年轻人们;
也有人说是因为国内的一些行业确实相对落后,这让在国外从事高新领域的留学生们回国后就业困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合适的岗位都找不到,又何谈生存呢?
除此之外,宽松自由的创业空间同样重要,如何为年轻且野心勃勃的留学生们留出有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也需要努力。
都说种好梧桐枝,引得凤凰来。
近年来,我国对于留学生的创业、就业政策上有了非常大的进度,也在让留学生回归人数逐渐趋于最佳值,留学生们回国后的待遇和环境早已今时不同往日。
以何碧玉的事件为例,如何为像她这样留学海外的优秀学子们留出宽松开放的土壤,用诚心和诚意为人才们创造出可以自由呼吸的研究环境,让远赴海外的何碧玉们能够放下顾虑回国完成人生理想,任重而道远。
"河南神童"何碧玉:14岁考入清华,毕业后留美不愿回国,现状如何参考资料:
1. 何碧玉为什么被终身禁止回国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改国籍了吗.东方生活网.2022-06-30
2. 14岁清华750分“考神”何碧玉现状如何?结果令人深思. 凤台县融媒体中心. 2019-09-10
3. 14岁900分考进清华,现在怎么样了?说出来你都不敢信. 馆陶融媒. 2019-08-17[
4. 解读14岁高考“状元”——何碧玉 孟文生 12_13·《现代特殊教育》,200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