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他来自异世界 2 三种美国观
风靡一时的儿童读物《我们街上的好时光》出版于1945年1月,其风格类似《迪克与简》(1),这是一部启蒙读物,记录了一对脸蛋红扑扑的兄妹吉姆和朱迪的童年壮举。一开始他俩在家门口白色栅栏旁看到绿树成荫的街道上装了一个旋转木马。故事里有一些血脉偾张的恶作剧场景——自行车事故,一只小熊从马戏团里逃出来——但主要还是以儿童的眼光观察怡然自得的邻里生活:他们遇到友好和善的领导,斗志昂扬地进入成人的职场。有几个绿意盎然的插曲里,你会看到熊在冬眠,知更鸟在报告春天的来临。
《我们街上的好时光》是麦克米兰出版的“今天的工作—玩乐书系”的一部分,是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小学里的主要读物。六岁的时候,大卫•林奇在华盛顿斯波坎读到这本书,里面对于知足常乐的小镇生活的生动描述——字面上的故事书版本——是他1950年代成长时期的缩影:“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很快乐的,”1982年时有记者问他《橡皮头》是不是反映了他童年时期的焦虑时,他如是说,“那是我们街上很美好的岁月。”
•••
“美国又迎来了新的早晨。”罗纳德•里根著名的竞选广告(标题是“更骄傲,更强大,更美好”)的开场白抚慰人心地说道。这一曲振奋人心的赞歌歌颂着婚姻、家庭、勤奋工作和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在这一段密集的一分钟蒙太奇镜头里,每一个美国人做着完全美国化的事情。这段广告在整个1984年大选季的广播电视里滚动播放,当时经济形势看涨,爱国主义情绪到达顶点,举国上下对遭到苏联抵制的洛杉矶夏季奥运会翘首以待。随着一个讲述者开始吹嘘低利率和低通胀,音轨上声音膨胀高扬。轻如薄纱的画面为每一条街道许下了美好的愿景:一个送报途中的男孩正骑在人行道上;一个三口之家一脸神气地把一条卷起来的毯子搬进栅栏围起来的房子里;孩子们往上看去,一个消防队员正举着一面星条旗。
五千四百万多美国人把票投给了里根,那年他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沃尔特•蒙代尔,成功连任。投票者中的一个就是大卫•林奇,他两度成为里根时代白宫的座上宾。林奇基本上避免与政治声明发生瓜葛,也形容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执导了自然法党候选人约翰•哈格林2000年的竞选广告,哈格林也是一位修行者。2012年奥巴马竞选连任时林奇也表达过支持,虽然言辞中对米特•罗姆尼深恶痛绝:“如果将罗姆尼的姓(Romney)字母顺序调换一下,就会变成咱的钱(2)。我觉得米特•罗姆尼的打算就是要用他的脏爪子(3)伸向咱纳税人的钱。”为数不多的几次解释为什么支持里根时,林奇给出了完全模糊或浅显的理由:“我喜欢早些时候他在一次集会上的演讲。”“我最喜欢他身上那种老派好莱坞、牛仔和清洁工般的气息”。
1986年的《蓝丝绒》让大卫•林奇从一个有趣古怪的导演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作者导演。这部电影有一个永载史册的开头。我们看到白栅栏前开着红玫瑰,头顶是明丽蔚蓝的天空,鲍比•温顿(4)幽幽地唱起那首忧郁的同名歌曲(托尼•本内特(5)1951年原唱,他的翻唱风靡一时)。如果说两年前里根的广告以柔和的镜头呈现的是类似的画面,那《蓝丝绒》则赋予这些画面一种华丽的、画册般的强烈质感,让爱国主义的色彩光芒四射。镜头缓缓推过,一辆消防车开过,喜气洋洋的消防队员在挥手,身边站着一只斑点狗。一个交通协管员举着一块明亮的红色指示牌向一列快乐的小朋友招手示意,指示牌上写着“停下”的字样。
这种阳光明媚的田园风光没有持续太久。一个戴着一顶巴拿马草帽和太阳镜的中年男子正在草坪上浇水,突然水管打到了鼻子上,然后他就开始抽搐发作,或是被虫咬了,紧紧抓住脖子,一头栽倒在地上。花园里的水管事故这个哏就像电影本身一样古老: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第一部作品《水浇园丁》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兄弟俩把他们新发明的电影机对准了一个园丁。因为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这个园丁被水管淋成落汤鸡。这部电影经常被称为第一部电影喜剧。林奇的场景算不上是一个闹剧,但它自有其荒诞主义的感染力。这个男子在仰面挣扎面部扭曲时,还紧紧抓着水管。一只狗叫着舔着管嘴里喷出来的水,一个不明真相的幼童冲着这一场混乱蹒跚走来。林奇的摄像机从这个可怕的场景移开,从湿漉漉的草丛中推过,一个闪亮的特写镜头,是一群乌黑的甲壳虫,不祥的咆哮响彻整个音轨。在这里,这几分钟经过提炼浓缩的片段,就是《蓝丝绒》要讲的故事:一个关于秩序和秩序毁灭的故事。
《蓝丝绒》是一个长大成人的寓言,一曲走调的纯真和世故的歌谣。面目青涩的大学生杰弗里•博蒙特(凯尔•麦克拉克伦饰)被叫回一个叫兰伯顿的小城去探望住院的父亲(草坪上那个不幸的男人),途中在一片荒野上意外发现一只被割下来的耳朵。这只耳朵是一个入口,一个兔子洞,通往兰伯顿——也是杰弗里自己——内心的黑暗。杰弗里追寻着一个谜团的蛛丝马迹,有时他似乎希望这个谜是存在的,然后就像林奇电影中经常发生的那样,他在一个金发女郎和一个黑发女子间举棋不定:当地警探家的乖乖女桑迪•威廉姆斯(劳拉•邓恩饰)和唱着伤感歌谣的落难女子桃乐丝•菲尔伦(伊莎贝拉•罗西里尼饰),她丈夫和儿子都被人绑架了。挟持了他们一家作为人质的那个男人叫弗兰克•布斯(丹尼斯•霍珀饰演),一个爱玩粗暴性爱和反常的心理游戏的疯子,他进入电影的那一刻带着一股近乎神秘的力量。
就像林奇不止一次提醒我们的,这是一部恐怖片,一个关于善与恶的故事,场景设置在一个温情脉脉的美国小镇里,但引起的回响却直达宇宙。在目睹弗兰克残忍虐待桃乐丝之后的那个夜里,杰弗里把车停在教堂对面,转向桑迪,近乎泪眼蒙眬,一脸痛苦地质问道:“为什么世上会有弗兰克这样的人,为什么世上有这么多麻烦?”杰弗里这番话不可避免会让观众发笑。真诚就像恐惧一样能一举撕开林奇的电影。背后亮着若隐若现的彩色玻璃的光亮,从音轨上传来微弱的教堂风琴声,桑迪讲述了她遇见杰弗里那晚做的一个梦:“我梦见我们的世界,由于没有知更鸟,所以变得漆黑一片,知更鸟代表着爱,这片黑暗维持了很久,突然间,几千只知更鸟被释放了,它们带来了爱的光芒,好像只有借着爱,才能够改变一切。事实的确如此。”桑迪从孩子气的想入非非中苏醒过来,转向杰弗里:“所以我猜,这意味着在知更鸟来到前,麻烦还会存在。”
《蓝丝绒》的结尾,显然是桑迪的梦想得到了实现。杰弗里枪杀了弗兰克,拯救了桃乐丝,实际上把她从一个妓女变回了一个母亲,也使得杰弗里和桑迪开始重新开始纯真的交往。但这部电影的结尾——就像开头——有一种陡然加强一触即破的迷幻感:一派等着破碎的田园风光。电影最后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杰弗里、桑迪和杰弗里的阿姨芭芭拉看到厨房窗口外一只知更鸟停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只虫。这一幕最让人困惑的地方是这只鸟看上去就像是机械做的(那只虫不是)。“我绝不会吃虫。”惊讶万分的芭芭拉阿姨说道,一边往自己嘴里塞了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在《我们街上的好时光》这本让六岁的大卫•林奇分外着迷的书里,有一个知更鸟的故事,但书里没有提到知更鸟吃什么食物,也许作者不想让年幼的读者受到惊吓。但就在113页底部,赫然映着一幅温柔和恶心,饥饿与渴求交缠在一起的画面:一只知更鸟嘴里有一只在蠕动的虫,它停下来,把嘴对准嗷嗷待哺的一窝知更鸟幼仔。
(1) 《迪克与简》(Dick and Jane),一本从1930到1970年代风靡美国的启蒙读物,讲述小男孩迪克和小女孩简的故事。
(2) 原文为R Money,发音接近Our Money,意为“咱的钱”。
(3) 原文为Mitts,美国俚语中指“手”。
(4) 鲍比•温顿(Bobby Vinton,1935— ),美国男歌手。
(5) 托尼•本内特(Tony Bennett,1926— ),美国流行歌手。
一部恐怖电影,却让观众哄堂大笑,引起的回响直达“宇宙”